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

原始的味道 起步中的部落觀光


作者: 鍾錦隆 | 中央廣播電台
部落觀光是新興的旅遊活動,不但能讓都市人體驗台灣多元的文化,也希望為原住民創造就業機會。但起步中的部落觀光還有很多要加強的地方,例如旅遊行程設計可以更多元,交通接駁也要更便捷;另外,在開發過程中,建立與原住民的互信也是個重要課題,唯有多管齊下,部落觀光才會更茁壯。
◎綿延青山百里長 原民長者拼觀光
一大早,飛機從雨中的台北松山機場起飛,機上座無虛席,經過50分鐘的飛行,降落在台東豐年機場。在這裡,雨神不見了,是陰天,搭車前往參觀的第一站--都蘭部落。
車窗外,穿著花花綠綠、戴著鮮艷頭飾的阿美族長者,對著到訪的遊客高唱迎賓曲。(阿美族歡迎歌)
1年多來,都蘭部落在交通部觀光局輔導下發展婚禮觀光。這群6070歲的長者很熟練地將遊客分為2組,一組是男方、一組是女方,帶遊客體驗阿美族的傳統結婚儀式。對於可以一邊賺錢,又可以在工作中喝喝小酒,這群老人顯得很高興。老人:『(原音)都會有人到這邊體驗結婚,我們給他們著裝,這裡做完,就去那邊打麻糬、喝酒、跳舞。』
這些老人都是兼差,只要有遊客預約,活動召集人就會找他們,有時一口氣來了3輛遊覽車,就要出動4050人表演。
體驗婚禮的遊客每人要付新台幣250元左右,對這些已經退休的原住民阿公、阿嬤來說,不但可以出來透透氣,還可以補貼家用,一舉兩得。
◎部落觀光起步 盼年輕人投入
黃昏時,從台東坐車抵達花蓮奇美部落,睡夢中,經過了山路,一路搖搖晃晃。冬天天色暗的特別快,才下午4時多,整個天空已經一片灰。部落的老師在秀姑巒溪旁,賣力介紹他們的族人如何用傳統方式撒網捕魚,接著又引導遊客參觀文物館。這時,天已經完全暗下來,高山也隱沒在一片漆黑中。置身奇美部落,就像是在原始森林中,有一種回到原始部落的感覺。
文物館的導覽先生說,奇美發展觀光已經6年,遊客有些是背包客、有些是家庭旅遊,一般都是在部落待21夜,夜裡就住在傳統的草屋。
原住民人口外流嚴重,做部落觀光的多是老人和小孩。先生說,遊客不夠多、收入少,對原住民年輕人沒有什麼吸引力。他說:『(原音)也是很難啊,收入不多,1個月1萬多元,北部1個月(新台幣)4萬多元、5萬多元,你說,他要在哪裡?』
先生說,他以前在北部當模板工人,1個月也有新台幣4萬多元,因為要照顧家鄉年邁的父母,他才回來,但他很想再去北部工作。
所以,即使奇美是觀光部落的標竿,也還是留不住年輕人,部落目前只剩下200人,都是老弱婦孺。
◎發揮更大效益 行程、交通要加強
部落觀光定位在小眾、慢活旅遊,觀光局希望經由發展觀光,讓部落的年輕人願意返鄉工作。交通部長毛治國說,台灣東海岸的這些部落就像是一顆顆珍珠,他好希望把它們串起來,讓大家知道它的美。
但是,想要把這些珍珠擦亮,還需要更多的規劃,例如印製簡介、設計網頁,讓旅客可以很方便取得資訊;體驗活動也可以設計得更多元化,讓遊客玩得盡興,不會覺得「好山,好水,但也好無聊。」。另外,交通也是一大問題,部落都是在偏遠的地方,必須備有接駁車,才能方便旅客到達。
除了硬體設施外,部分原住民對發展部落觀光仍有疑慮,擔心漢人假借發展觀光的名義侵占土地,使他們「未蒙其利,先蒙其害」。因此,在開發過程中,如何增進與原住民的互信,也是一個重要課題。
原住民部落有它獨特的風貌,具有觀光潛力,但是如果要讓它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,還有許多工作要做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